本文转自:十堰日报

郧阳区南化塘镇小伙小杨捐献造血干细胞,为患者带去希望——

两位陌生的“亲人”从此血脉相连

记者 段吉雄全正

“疼吗?”

“不疼,不要担心。”

3月1日11时许,等了一上午的杨文武(化名),终于等到儿子小杨打来的视频电话。

今年58岁的杨文武,家住郧阳区南化塘镇。当天上午,正在改造自家厕所的他,一直心神不定,不时地望向放在旁边的手机。

视频电话里,杨文武看到儿子躺在武汉一家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病床上,鲜红的血液顺着导管从小杨体内流出,通过血液细胞分离机后,留下一袋造血干细胞混悬液。

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手机屏幕,杨文武把手机交给妻子,自己继续忙碌。

“只要他愿意帮助别人,我们一家人都支持。”说起儿子捐献骨髓这件事,杨文武和妻子几乎异口同声。

“好生活都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,庄稼人都知道一句话‘人勤地不懒’。”杨文武原来住在大山深处,交通不便,收入全指望几亩薄田。结婚后,他和妻子先后辗转河北、山西等地打工。

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,他们决定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有文化的人。儿子小杨出生后,他们举家迁出大山,投靠到距离集镇较近的亲戚家,靠攒下的积蓄盖起了两层楼房。

“我们是方圆几里第一家盖楼房的。”说起往事,杨文武有些自豪。为给一双儿女创造好的条件,夫妻二人不仅耕种别人的撂荒地,还购买了几十套桌椅,走村串户为各家聚餐置办酒席。

“买了两辆三轮车帮人拉砖,冬天的时候烧苞谷酒,过年时帮人杀猪……只要勤快,日子没有过不好的。”杨文武一边说,一边打开仓库。

只见仓库里面的玉米、麦子堆积成山,桌椅码得整整齐齐,都在诉说着主人的勤劳。

受父母的影响,小杨从小就特别懂事,吃苦耐劳,做事踏实。星期天回到家里,总是抢着做家务,帮助父母分担。

“他们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,没有给我讲过什么大道理,但用实际行动教育影响我,让我学会以诚待人、心存善念。”提起家教家风,小杨说,是父母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、学习和工作。

从上大学起,小杨就开始献血。在一次献血时他了解到,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可以增加救人的机会,他没有丝毫犹豫,立刻填写了申请。

去年12月6日,小杨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,告诉他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,问他愿不愿意做进一步高分辨率配型,进入捐献流程。

“自从我加入中华骨髓库那天起,就盼着有一天能成功捐献。”小杨立即给出了肯定答复。

按照要求,小杨进行了高分辨率配型检测和多项体检,最终结果显示全部正常,身体状况符合条件,被确定为最合适的捐献者。

今年2月24日,农历元宵节。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,小杨前往武汉进行采集捐献。“每天进行二次动员剂注射,将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内。注射后腰腿有点酸痛,但想到能够挽救一个生命,这点酸痛根本算不了什么。”小杨笑着说。

在连续4天注射动员剂后,3月1日上午,经过约4个小时的采集,小杨成功捐献了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。当天,这份造血干细胞就由专业人员送往患者所在医院,为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点燃“生命之火”。

由于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采取的是双盲捐献,小杨并不知道受捐者的任何信息。但他只有一个念头:“希望这些造血干细胞能尽快用于治疗需要的人,希望接受造血干细胞的人能早日康复。”

捐献结束后,小杨收到了患者的感谢信:“茫茫人海中让我遇到了勇敢伟大的你,虽然我们素未谋面,但我们身上流着相同的血,以后咱们永远是不曾相识的亲人!”

“这次捐赠可能是患者战胜病魔、重获新生的唯一机会,希望我能够帮助到对方。”正如小杨所说,“捐髓”是一场生命与生命的双向奔赴,它能让希望重生,让生命延续。